网上赌搏网站排行榜

无障碍   关怀版 无障碍
当前位置: 首页>新闻中心>工作动态

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江西赣州支队:体会客家文化,感悟千年宋城

来源:发布时间:2019-08-02 11:24:47访问量:

编者按:

江西赣州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的美誉,还有红色故都、稀土王国、世界钨都、世界橙乡、客家摇篮、江南宋城等城市名片。周末,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赣州支队来到客家文化城、宋城一号和赣州老城区,探访客家与宋城这两张名片,领略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。

客家文化城:重情重义与走南闯北的情怀

上午,我们来到位于赣县的客家文化城,文化城竣工于2004年,当年世界客属第19届恳亲大会在赣州举办,这里是大会的重要参观点之一。客家文化城的设计秉承了传统建筑的理念,结合了客家文化特色,集祭祀庆典、文博展览、商贸活动、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,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、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。

客家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、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,其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五次大的迁移,客家文化城内的五座石雕艺术柱“南迁柱”,分别展示了这五次迁徙的历史。这五次大规模的迁移主要发生在西晋永嘉之乱、唐朝安史之乱至唐末黄巢起义时期、北宋末年宋室南渡至南宋末年、明末战乱与清初“湖广填四川”时期、以及太平天国时期,有的历时近两百年,花费了数代人的时间。

 

工作人员讲解客家的五次迁移

中原的汉人以大家族为单位举家南迁,在赣闽粤的山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小社会,保留着中原汉人的习俗与观念,并形成了保留古中原发音特色的客家话。而赣州,自第一次大迁移起就是南迁的客家人一个重要的驻地,客家人从这里向东迁往“客家首府”汀州(今福建长汀)、向东南迁往“世界客都”梅州、向南迁往惠州、潮汕,向西南迁往韶关。如今,客家人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,全球有8000多万人口,赣州正是客家人走向赣闽粤各地乃至全球的重要起点,堪称“锚地”和“摇篮”。

 

在融合蝙蝠、回头鹿和仙鹤的“客家第一福”下合影

我们参观了客家宗祠,了解客家人的宗族文化;参观了客家围屋,了解圆围、方围和围龙屋等客家民居建筑形式;欣赏了客家艺术长廊,了解客家人的民俗与生活习惯。多次迁移,远离故土,客家人只能靠精心整理的族谱,家族聚居的围屋,代代延续的传统民俗与言传身教,守护对血缘与亲情,故乡与传统的浓浓情谊。家是客家人走世界、创天地时不忘的本源,在赣州举办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会标,就采用了回家的图案,由篆书变形而成,上半部分绘画成龙,象征龙的传人,而一个“家”字,寓意客家人回家,天下客家都想家,天下客家都是家,天下客家是一家。

 

世界客属第19届恳亲大会会标

宋城壹号:传统工业与文创产业的碰撞

下午,我们来到宋城壹号,这里是赣州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。这里曾经是赣州水泵制造有限公司的工厂,后来工业厂房闲置,在响应中央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号召的背景下改建为文化创意园,这里以创客文化为核心,集宋城文化、工业文化、客家文化三大要素,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链集群。

在这里,用钢管拼接改造成座椅,用旧锅炉和齿轮座雕塑,再加上裸露的红砖墙和看似随意的涂鸦,旧厂房、老库房、废旧设备的混凝土工业风,与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时尚创客味,擦出了独特的文艺火花。


 

混搭风格的园区内景

宋城壹号内建有一座创客中心——青年家园,这里有26间办公室,200余个工位,目标是打造成宋城壹号的双创服务平台,成为青年人创业的孵化地和创客们交流学习的中心,现已入驻广告、电商、彩绘、市内设计、影视制作等多类创业企业和创客团队。

园区内还有大量的文化展示、文化体验和文化消费项目。例如,原来的工厂半成品库现在是梦想家设计孵化平台,由梦想创意展示平台及梦想家音乐餐厅两部份组成,涵盖绘画、摄影、家居、装饰、音乐、休闲等多方面,将展览、体验、销售融合在一起。又如,开阔的金工车间现在名叫活的创意工厂,里面是巨大而逼真的3D彩绘展览;电机零件库改建为了泰拳教培中心,吸引泰拳爱好者来学习与练习;从前工厂的礼堂则装修成了满江红小型剧院,上演年轻人喜欢的剧目。这些文创项目,和园区内不少客家文化、宋文化为主题的饭店、茶社一起,让这里吸引了不少赣州市民来休闲娱乐。

 

在宋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合影

宋城壹号项目,盘活了闲置的工业厂房、改善了老城区的环境和风貌,既是创客们聚集、展示、思维碰撞的空间,也是赣州市民文化体验与文化消费的好去处。这里对工业建筑和园区环境的创意式改造,让科技美学、现代气息和创客文化,与庄重淳朴的宋城文明、质朴亲切的客家乡情融合在一起,希望这里能够越来越好,成为赣州文化创新的新名片。

赣州古城:江南宋城的前世今生

“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”,辛弃疾写下这名句的郁孤台,正位于赣州市内。宋朝是赣州历史上发展最辉煌的时期之一,赣州城内的古建筑,至今留存着宋朝的风韵。

 

建春门下

我们的行程,就包括最能体现宋文化的郁孤台、八镜台、龟角尾、古城墙、古浮桥等地。其中,郁孤台建在赣州的贺兰山顶,是城区内的制高点,苏轼、辛弃疾、岳飞、文天祥等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过诗词。八镜台始建于北宋,建于城墙之上,登台可远眺城下古榕成荫,章江、贡水合流的壮阔景象,它重建于1987年,内部现在是博物馆。至于赣州宋城墙,是我国目前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北宋砖砌石城墙,它历经岁月更迭,风雨侵蚀,仍完好保存着建春门、涌金门、北门、西津门等古城门,整座城墙至今紧紧地环抱守护着赣州古城。

 

古浮桥上的江景

三国之前的赣南地区,远离中央王朝核心,社会封闭经济落后。直到西晋年间这里才设置了南康郡,唐代南康郡被改为虔州。南宋绍兴年间,虔州改名赣州,而“赣”这个字,其实就是 “虔”字的“文”,配合这里章贡二水合流的地理特征,组合而成的。

唐朝,赣南大庾岭的梅关古驿道在宰相张九龄的主持下扩展修成,驿道源起大余县城,翻越梅岭直到广东省南雄市,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,使得经京杭大运河、长江、赣江、章江、大庾岭至广东的交通干线逐渐兴起,最终长江、赣江、章江、浈江、珠江共同构成的“南方水上丝绸之路”形成,处于南下广东必经之地的赣州经济愈发繁荣。至北宋晚期,赣州人口数量已经稳居全国前十。在宋代,赣州是全国著名的36座大城市之一。

宋代赣州的繁荣,也孕育了文化的发展,宋代以后的理学,曾是中国的主流统治地位思想,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。而理学,正是周敦颐在赣州开创,他在这里写出了理学的经典之作《太极图说》和《通书》,他的两个弟子程颢、程颐兄弟又在这里将他的思想发扬光大。他们的追随者,如北宋的杨时和南宋的朱熹,都曾在这里研究和传播理学。

宋朝时期赣州的繁荣,离不开交通要道的开通和人口南迁的机遇。如今,已经不能再凭借传统的“南方水上丝绸之路”安稳地发展传统农业和商业,赣州也找到了新时代发展的新优势与新机遇。现在,赣州围绕着稀土、钨等现代工业的重要资源,和家具、医药等本地特色产业,发展起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和现代家居城“两城”,中国稀金谷和青峰药谷“两谷”,赣南电子信息产业带“一带”,正在谱写赣州新时代的新篇章。

文章关键词:
分享到:
扫码浏览
澳门永利赌场注册 十大正规赌博平台大全 十大正规赌博平台大全排行 正规的棋牌平台排行榜 澳门威尼斯人在线赌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水利局 东营市科技局 广元市统计局 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 贺州市林业局